问止中医心脏病专科 | 结合AI中医大脑以纯中医对治多种心脏病症,如心悸、心律失常、心动过缓、胸闷、动脉硬化、动脉斑块、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衰、心脏肥大、肺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等,以及心脏支架及手术后养心保心护心调养。阅读至文末,可领取基于AI中医大脑大数据的报告发布——《中医大脑·心脏病白皮书》。
1讲一个真实的案例。
我们的首席医疗官林大栋医师在美国行医。多年前,有一次朋友见面,一位朋友偶尔说起自己最近肩膀疼痛。
出于职业敏感,林医师又问了这位朋友几个问题,得知他左肩膀酸痛、沉重,而且牵扯到后背都有闷痛感。
林医师揣测:这是心梗发作前的现象。于是提醒他,这不是小事,就近去医院或来我诊所治疗,总之不要轻视。
果不其然,这位朋友并不当回事。
可林医师思来想去,总觉得不安。于是第二天还是给朋友打了个电话。
朋友在电话里还安慰林医师:可能是因为后背痛得厉害吧,这几天失眠,心脏没有不适感。
听完之后,林医师更紧张了:“你已经符合心梗发作的3大征兆了,可能离发作不到24小时。你如果还是不信,去医院检查一下。如果没查出问题,就当做个体检了。”
朋友将信将疑,不过还是去医院检查,发现心脏已经出现了大面积心肌缺血。医院直接收治入院。
所幸有惊无险。
对心梗有点了解的人知道,心梗最大特点就是死亡急骤、出人意料。
所以,能在发作前发现一些征兆,对我们来说十分关键。
想必大家最近也看过一则令人伤心的新闻——
3月20日,山东医学检验专家白晓卉,因突发心梗抢救无效去世。
死亡前,她连续工作了11天,其中有7天为夜班。
我相信,她作为医学工作者,肯定了解超负荷的工作会给自己的身体带来什么样的危害。
然而,因为心梗来得突然,连抢救都没能挽回她的生命,实在令人痛惜。
2林医师通过“中医诊断学”的“问诊”方法,提前判断朋友的心梗发作。这让我也想到了一件事——通过“望诊”看出了别人的冠心病。
前阵子,我和家人参加了一个聚餐。
饭桌上我注意到,父亲一位中年朋友的两只耳朵上,有非常明显的沟壑,又深又长。出于好意,我提醒他:“我注意到您的耳朵上有一个耳褶,在医学上这叫冠状沟。一般有冠状沟的人,很有可能有冠心病,你还是检查一下比较好。”
父亲的朋友听完,一脸平静地告诉我:“我早就查出来了,一直在吃冠心病的药。我还有心脏肥大。”却很惊讶地问:“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搞中医的都有透视眼了?”
大家可能会怀疑,单凭耳朵的一个褶皱,就说是冠心病,会不会有点夸大?
其实,这就是中西医在“望诊”上的一次交汇。
1973年,一位叫Sanders T. Frank的医生,在世界顶级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首次报道了Frank征。
什么是Frank征呢?我给大家看张图就知道了。
(左耳:Frank征 右耳:正常耳朵)
就连英国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对Frank征也有论文证实:
心脏或心血管功能不好的人,长期缺氧会使结缔组织萎缩,其中耳垂最明显,会出现由下往上的斜切折痕,缺氧愈严重,折痕愈深愈明显。
其实这在“中医诊断学”和“中医耳穴诊疗学”中,早已有记载。
《素问·金匮真言论篇》说:“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
说明耳朵的形态和心脏的形态有关联性,通过耳朵,我们可以了解到心脏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
你看,心梗和冠心病,我们的身体都会发出一些“报警”信号。
尽早识别出这些信号,我们可以防患于未然、可以更早做治疗。忽略这些警告,我们可能就延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酿成大祸。
3那么,林大栋医师是怎么提前判断出心梗发作的呢?
关于这一点,林大栋医师总结了4点,包括3个远期征兆和1个近期征兆。
远期征兆:晚上会无故失眠;上背部会非常痛;左手会发麻。
近期征兆:有呕吐感。
如果你对照了远期征兆的3点,发现自己都符合,那说明你在“不远的将来”就会有心肌梗塞的问题;
如果你在这3点的基础上,还觉得想呕吐,那么你可能很快、也许快到不足24小时就会发作心梗。
就这3+1共4条,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牢记,也教会自己的父母和亲友。
那么,日常生活中,怎么预防心梗等心血管疾病呢?这就免不了老话重谈了。
① 避免长时间持续的高负荷工作
世卫组织也曾有报告显示:每周工作超过55小时的人,死于心脏病的风险更高。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工作中需要劳逸结合,避免持久过度疲劳。
② 保持充足的睡眠
睡眠是身体自我修复的时机。充足的睡眠能给身体器官减少负担。
③ 均衡的饮食结构
大家也都知道,“快”时代里的快餐,以高油、高盐、高脂等定向精准摧毁心脏的特征而著称。
按照《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的推荐饮食结构,会比较健康科学。问止中医的新书《药食心源》也会在今年与各位见面,书里面,我们讲了中医养生饮食的理念和食谱等知识。
④ 定期保持运动
长期久坐的人,身上多少都有各种小毛病。那是因为,久坐会让我们的血流变慢,轻则引起腰酸背痛,重则引发心血管疾病。
为了我们自己的健康,请一定要保持定期运动,活跃自己的身体。但不要做过度剧烈的运动,这会导致心脏一时间无法适应强压力而崩溃。
4我知道,这些熟悉的话想必你都听过不少次了。
但为了大家的健康,我还是要“嘴对嘴”嘱咐一次。
这些“老话重谈”之外,中医里有没有预防的方法呢?
那必须得有。中医擅长“治未病”,预防医学本就是中医的优势学科。我们的首席医疗官林医师,就介绍了一个简单易操作的方法—
桂枝茯苓丸
桂枝茯苓丸这个方子非常简单,只有五味药:
桂枝、茯苓、牡丹皮、赤芍、桃仁。
看似很普通,却是中医里很值得一提的好方剂。桂枝,温经通脉、通阳化气;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安神;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化瘀;赤芍,清热凉血、祛瘀止痛;桃仁,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
很多人都知道,这个方剂常用于子宫肌瘤、月经不调、痛经等妇科疾病。
殊不知,它还有很多其他的应用,简直是一款普适多类心血管病的防治方。
就拿高血压来说,病因其中之一是淤血。
而桂枝茯苓丸有活血化瘀的功效,所以很适合用于淤血型高血压的治疗。
不过,桂枝茯苓丸毕竟是中成药,在用量方面还是要注意。
林医师的建议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为目的的话,一天吃七八颗左右,长期吃,慢慢保养,可以预防心血管硬化、动脉斑块、心肌缺血等。
当然了,如果你每天吃桂枝茯苓丸,却天天熬夜、暴饮暴食、喝酒抽烟,那么吃再好的药效果也好不到哪里去。
说到底,自己的身体,还是得自己爱惜。
5看到这里,可能有人想问:
如果自己不幸突发心梗,中医有没有什么急救的方法呢?
那必须得有。“中医急救学”这门武林秘籍,尚未失传。林医师分享了一个心梗救命的绝招。
如果身边有人,可以立刻帮忙掐人中。如果有专业医师或资深中医爱好者在场,还可以在十宣穴放血进行急救。
但是,如果身边没有人,或手头没有针,怎么办?等救护车可能也要半小时,心梗的人却很难支撑那么久。
这个时候,我们还有一项武器——我们的牙齿!
把自己的小手指的指尖伸到自己嘴里,用点力咬下去!
这是因为心经循行经过小指的尖端,牙齿咬到心经走到小指尖端的少冲穴,可以刺激心经,让心脏得到一点缓解,也是为自己争取多一点时间。
以上就是心梗发作前的4个征兆和防治方法,包括林医师对突发心梗时的救命绝招。本篇的知识太重要,你一定要记牢。
不看的原因
确定
*
内容质量低
*
*
不看此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