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对联啦,上联:胸不平何以平天下.求下联
上联:胸不平何以平天下! 下联:乳不巨何以聚人心! 横批:萝莉控
既然琴瑟起何以笙箫默,对联对下一句我该说什么
既然琴瑟起,何以笙箫默, 不妨琵琶行,虽曾箜篌引。 注:《琵琶行》和《箜篌引》均为诗歌名,《箜篌引》在前,如曹植所歌,《琵琶行》在后,由白居易。
对联 时光何以染尘埃的下一句
古韵: 天地本来多细土, 时光当以染尘埃. ps:出句是一本书名,且平尾,用来当上联不合适 而当下联的话,我实在想不出合适的上联 不如改一字当下联,配合上联就有了韵味 同时也是对这本书的一种释义。 书中的曲折情感,其实也是正常生活中会碰到的,相恋不一定能够相拥始终 书中的主人公是幸运的,而生活中悲剧更多。 身在尘世哪有不染尘的?
一幅对联.“上联:何以对民族何以对国
上联:何以对民族何以对国 下联;怎能说了话怎能失言 上联:何以对民族何以对国 下联;此乃无人轮此乃禽兽
大家帮忙对一下对联,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对出男儿的豪情壮志,并些一下横连,谢谢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寸不未行岂能行神州 壮志凌云 男儿豪情壮志 勇士气吞山河
岳麓书院对联及释义
岳麓书院对联及释义 1、岳麓书院大门楹联: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 横批:岳麓书院 注:此联大意是:楚地有人才,且在此地会聚。上联是清代嘉庆年间任岳麓书院院长的袁名曜(岘冈)所出,语出《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惟楚有材,晋实用之。下联是当时书院的一位学生张中阶所对,语出《论语•泰伯》: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此联四言,简约有力,气势非凡。袁名曜(?一1833)清嘉庆十七至二十二年(1812--1817)任岳麓书院山长。张中阶(生卒未详)岳麓书院生徒。袁任山长时之某日,门人请其撰题大门联,袁以“惟楚有材”嘱诸生应对。正沉思未就,明经(对贡生的尊称)张中阶至,众人语之,张应声对曰:“于斯为盛”。这幅名联就此撰成,书就悬大门。抗日战争中,被日机炸毁。现联是1984年据历史照片复制的。 2、岳麓书院大门门厅楹联: 治无古今,育才是急,莫漫观四海潮流,千秋讲院; 学有因革,通变为雄,试忖度朱张意气,毛蔡风神。 ——丙寅秋月曾晓浒书 注:马积高、曾晓浒题岳麓书院大门 。马积高(1925-- )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韵文学会常务理事。曾晓浒(1938-- )湖南师范大学美术系教授,湖南省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因革:因,继承。革,革新。毛蔡:即毛泽东、蔡和森。 3、岳麓书院二门楹联: 大门之后,宋元时为礼殿所在。明代嘉靖元年(1527)扩建文庙于院左,知府王秉始改建二门,后屡修缮。1868年(清同治七年)大修。抗日战争中被日机炸毁,夷为平地。1985年根据日本友人提供之照片资料复原重建。中三间开三门,石料门框,左右各一间过道,通往左有斋舍。五间单檐悬山,中三间开三门,花岗石门框,左右各辟过道通南北二斋。抗日战争期间被日本侵略者炸毁,1984年重建。 纳于大麓,藏之名山。 横批:名山坛席 注: 程颂万题岳麓书院二门。程颂万(1865--1932)湖南宁乡人,字子大、鹿川,号十发居士。清末(湖南高等学堂)监督。善书法,长于篆、隶、楷。著有《程典》等。纳于大麓:语出《尚书•尧典》:“纳于大麓,烈风雷雨弗迷。”藏之名山:语出《史记•泰史公自序》:“仆诚已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 意为岳麓书院被浩瀚的林木所掩映,藏在地阔物博的岳麓山中。此联语集句自然,贴切生动。是岳麓书院名家云集、人才辈出的真实写照。 4、岳麓书院二门过厅楹联: 地接衡湘,大泽深山龙虎气; 学宗邹鲁,礼门义路圣贤心。 注:清代山长罗典撰。罗典(1719--1808)清乾隆四十七年至嘉庆十三年 (1782--1808),连任岳麓书院山长二十七年。此联原挂大门前方石柱上,原件早失,1985年集欧阳询字重刻,改挂二门门厅。大泽:语出《左传•襄公二十一年》:“深山大泽、实生龙虎”。比喻此地多生非常之物。“邹鲁”是孟子、孔子的出生地,指文教兴盛之地。“礼门之路”见于《孟子•万章下》:夫义路也,夫礼门也,惟君子能由是路,出入是门也。 5、岳麓书院三门楹联: 工善其事,必利其器;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 横批:实事求是 注:近代湖南工专校长宾步程集联,宾步程(1879---1942),民国初期湖南工专校长。1917年湖南工专迁入岳麓书院办学。。上联出自《论语•卫灵公》,下联出自韩愈《进学解》 6、岳麓书院传千载; 书院育材有良规。 注:北京大学教授张岱年撰书。张岱年(l909年-- )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1982......余下全文>>
小弟才疏学浅,大家帮忙对一下对联,谢谢!上联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对一下下联,在写出横批,谢谢我没分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万民不保,安能保和谐 横批:治国安邦
请写出下面对联的意思:女无不爱,媳无不憎,劝天下婆家,以三分爱女之心而爱媳。 妻何以顺,亲何以逆
女无不爱,媳无不憎,劝天下婆家,以三分爱女之心而爱媳。 妻何以顺,亲何以逆,愿世上人子,将一点顺妻之意以顺亲。 意思是 爱女儿 不爱儿媳 奉劝当婆婆的人 以三分爱女儿的心来爱儿媳 为何顺从妻子 不顺从父母 希望世上作儿子的把顺从妻子的一点心意用来顺从父母
我实在没分了,大家帮忙对一下对联,小弟才疏学浅,上联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对一下下联,在写一下横批
上联: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下联:千里难行志远行九州。 横批:天降我任
2014年是国共两党共同创立的黄埔军校建校90周年。该校建校10周年时的纪念墨盒上有一幅对联。“上联:何以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用已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依据已学史实可知黄埔军校是1924年创建,而题干中的对联是在“建校10周年”所写,即1934年,据此可以直接排除①,因为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日冕全面侵华的开始,排除ACD包含①,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