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和蒸汽与过热蒸汽有啥区别
当湿饱和蒸汽中的水全部汽化即成为干饱和蒸汽,此时蒸汽温度仍为沸点温度。如果对于饱和蒸汽继续加热,使蒸汽温度升高并超过沸点温度,此时得到的蒸汽称为过热蒸汽。
怎样判断某状态下的蒸汽是饱和蒸汽还是过热蒸汽,查表
饱和蒸汽的压力和温度是一 一对应的。
在一定的蒸汽压力下,当蒸汽温度高于饱和温度时,此时的蒸汽是过热蒸汽。因此:
1、测量你的蒸汽压力P、温度T1
2、查蒸汽表,看对应的蒸汽压力P下的饱和蒸汽温度是多少,设为T2
3、如果T1=T2,那么你的蒸汽是饱和蒸汽;如果T1>T2,你的蒸汽是过热蒸汽。
来自:杭州瓦特节能——专注蒸汽系统的知识、产品及服务。
为什么要将过热蒸汽转化为饱和蒸汽
节流过程是一个等焓过程,气体通过节流原件(如限流孔板),因为节流过程时间很短,我们可以理解为气体来不及与外界发生能量交换,所以可以认为是绝热过程,Q=0,并且该过程没有对外做功,则W=0, 节流后的动能和位能变化可以忽略不计,那根据稳流体系能量方程,得到过程焓变为0,也就是等焓过程。 截流膨胀后压力肯定降低,温度嘛,根据节流效应系数ut( 也可以称joule-thomson系数)判断,有些流体是温度升高,也有些降低或者不变。理想气体节流后,温度不变,对于蒸汽,节流膨胀后,温度稍微下降,但是比起压力的降低造成蒸汽对应饱和温度的降低要小很多,这就说明此时蒸汽的真实温度要高于减压后压力对应的饱和蒸汽温度(一般会低于减压前的温度),所以经过节流膨胀后,蒸汽变成了过热蒸汽。例如,AP1000机组汽轮机启动和正常运行时,其轴封蒸汽来源于降压后的主蒸汽,此时的降压后的主蒸汽即为过热蒸汽。 工程上,大多数时候,在蒸汽节流膨胀后,会加入少许冷凝水,降低温度,这个过程称为蒸汽的降压降温过程。
怎样判断某状态下的蒸汽是饱和蒸汽还是过热蒸汽?
1、关于饱和蒸汽、过热蒸汽的判别
(1)饱和蒸汽:饱和蒸汽的压力与温度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即如果已知饱和蒸汽的压力,就必然知道饱和蒸汽的温度,反之亦然。如,①我们所处的环境是一个大气压,水烧开了,就必然是100℃(精确值为99.6℃);②在高原地区,水不到100℃就开了,说明高原地区的空气稀薄,环境气压不到1个大气压,但只要能测出沸水的温度,就知道当地的气压了。
(2)掌握了上述的关系,就可以对饱和蒸汽、过热蒸汽进行判断了,方法如下:
①方法一:已知蒸汽的压力,比较蒸汽温度法——即,如果已知蒸汽压力,可以通过查表,获得该压力下的饱和蒸汽温度,若蒸汽温度大于饱和温度,就说明此蒸汽是过热的,若温度与饱和相等,就是饱和的。
②方法二:已知蒸汽的温度,比较蒸汽压力法——即,如果已知蒸汽温度,可以通过查表,获得该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力(叫饱和压力),若蒸汽压力小于饱和压力,就说明此蒸汽是过热的,若压力与饱和相等,就是饱和的。
2、关于查表
过冷水、饱和水、饱和蒸汽、过热蒸汽的温度与压力,通常都已经做好了,它们都可找到对应关系,这个关系楼主已经知道了,楼主想要解决的问题是数据间隔跨度大的问题。此问题一般用线性插入法就能解决。具体做法是:
①如已知蒸汽(或水)的(p,t),通过表找到两组(p,t1)和(p,t2),要求
t1 当液体在有限的密闭空间中蒸发时,液体分子通过液面进入上面空间,成为蒸汽分子.由于蒸汽分子处于紊乱的热运动之中,它们相互碰撞,并和容器壁以及液面发生碰撞,在和液面碰撞时,有的分子则被液体分子所吸引,而重新返回液体中成为液体分子.开始蒸发时,进入空间的分子数目多于返回液体中分子的数目,随着蒸发的继续进行,空间蒸汽分子的密度不断增大,因而返回液体中的分子数目也增多.当单位时间内进入空间的分子数目与返回液体中的分子数目相等时,则蒸发与凝结处于动平衡状态,这时虽然蒸发和凝结仍在进行,但空间中蒸汽分子的密度不再增大,此时的状态称为饱和状态.在饱和状态下的液体称为饱和液体,其对应的蒸汽是饱和蒸汽,但最初只是湿饱和蒸汽,待蒸汽中的水分完全蒸发后才是干饱和蒸汽.蒸汽从不饱和到湿饱和再到干饱和的过程温度是不增加的,干饱和之后继续加热则温度会上升,成为
过热蒸汽 1、湿饱和蒸汽继续在定压条件下加热,水完全汽化成蒸汽时的状态叫干饱和蒸汽。2、干饱和蒸汽继续定压加热,蒸汽温度上升而超过饱和温度时,就变成过热蒸汽. 饱和蒸汽是刚刚水分达到蒸汽的程度,而过热蒸汽是一种高温蒸汽,简单点说做饭揭开锅盖不太烫的那种是饱和蒸汽,而高压锅冲出来的那种就是偏过热了,有那种专门产生蒸汽的蒸汽发生器诺贝思就有,不仅能产生饱和蒸汽,也能产生过热蒸汽,看你需要什么样的 减压阀是通过改变节流面积,使流速及流体的动能改变,造成不同的压力损失,从而达到减压的目的。而节流过程是一个等焓(焓:单位质量的物质所含的全部热能)过程,气体通过节流原件(如限流孔板),因为节流过程时间很短,可以理解为流体来不及与外界发生能量交换,所以可以认为是绝热过程,即Q=0,并且该过程没有对外做功,则W=0, 节流后的动能和位能变化可以忽略不计,那根据稳流体系能量方程,得到过程焓变为0,也就是等焓过程。节流膨胀后压力肯定降低,理想气体节流后,温度不变,对于蒸汽,节流膨胀后,温度稍微下降,但是比起压力的降低造成蒸汽对应饱和温度的降低要小很多,这就说明此时蒸汽的真实温度要高于减压后压力对应的饱和蒸汽温度(一般会低于减压前的温度),所以经过节流膨胀后,蒸汽变成了过热蒸汽。 如果你在站在热力工程的角度提出的问题则应该是这样的;
1 饱和水 是工质水处在饱和状态,即这时水的温度是在其对应压力下的饱和温度,如10公斤/平方厘米下水的饱和温度是川79。88度,则在这个压力下的水温度是179。88度则称其饱和水,
2 饱和水受热后产生的蒸汽称为饱和蒸汽。
值得说明的是压力不变的情况下饱和蒸汽的温度和饱和水的温度是一样的,从热力学的角度讲,水加热到饱和温度后并不能变成蒸汽,它还有吸收一定量的热,即汽化潜热后才能变成蒸汽,但在吸收这部分热量时蒸汽的温度并不升高,所以在温度上并体现不出来蒸汽在吸收热量。‘潜’就是这个现象意思的诠注吧?
3 过热蒸汽 是把饱和汽集中起来继续加热,在压力不变的状态下当其温度超过该压力下的饱和温度时,这种蒸汽称过热蒸汽。
性质;
饱和水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饱和水受热后将产生饱和蒸汽,其温度下降将使其压力下降,(外功降低)
饱和蒸汽在吸热后达到一定程度后将变、成过热蒸汽,其温度下降将变成饱和水。
过热蒸汽温度在一定范围内升高将增加其内能。温度下降到一定程度后将变成饱和蒸汽。 准确说,饱和蒸汽只是液体在沸点时最接近液体表面的一层蒸气,此处该液体的蒸气达到了饱和蒸汽压,表面蒸气分子的挥发与进入液体的过程达到了平衡。假如是在沸点,液体的蒸发则是变成了从内部到表面同时进行,这时我们就观察到了沸腾。所以,如果用抽真空的方式,降低液体表面气体压强,液体就更容易达到饱和蒸汽压,只要增加一点温度就使液体沸腾了。在高原大气压较低,水在80度就能沸腾,煮东西煮不熟就是这个原因。
过热蒸汽则是只对气体而言。液体沸腾时,温度不会继续升高,因为热量被蒸汽带走了。而蒸汽就只是气体,继续对其加热的话,温度会继续上升,此时的蒸汽温度已经超过了沸点,称做过热蒸汽。饱和蒸汽,湿饱和蒸汽,和过热蒸汽的区别
什么是干饱和蒸汽和过热蒸汽?
饱和蒸汽和过热蒸汽的区别,通俗点哦.还有
为什么饱和蒸汽减压后是过热蒸汽 详细??
饱和水、饱和蒸汽和过热蒸汽的性质
什么饱和蒸汽和过热蒸汽?